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服务
站内检索:
【科研服务】

2015-01-01人物传略毛泽东

时间:2015年01月01日    

人物传略 毛泽东(1893~1976)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闽西是毛泽东革命历程中的重要环节,从1929年3月到1934年10月的前后五年时间里,毛泽东曾先后六次到闽西。在闽西期间,毛泽东与朱德率红四军三占龙岩城,攻克“铁上杭”,开辟创建了后来成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呈现出“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大好局面;毛泽东亲自参加指导了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展了轰轰烈烈“分田分地真忙”的土地革命;毛泽东领导召开了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成功之路;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光辉著作,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毛泽东曾三次到“九军十八师”之乡——上杭才溪指导革命实践,培育了中央苏区的第一模范乡——才溪乡,还收获了《才溪乡调查》的伟大成果;毛泽东吟咏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等千古传颂的诗词佳作,还挥笔写下了《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反对本本主义》等光辉篇章,无不闪耀着灿烂的思想光芒。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1929年3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一次进入闽西,在长岭寨消灭了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2000多人,旅长郭凤鸣一命呜呼,红四军乘胜解放了长汀城,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3月20日,毛泽东在长汀辛耕别墅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在赣南、闽西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公开的赤色割据局面,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这一决策却非常巧合地为后来的中央苏区构画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同时,红四军前委还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全军编为3个纵队,每个纵队辖2个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大队。在领导体制上,设立了军和纵队两级政治部,毛泽东在辛耕别墅亲笔书写了“中国红军第四军政治部”的红旗。这次整编,全军还更新了装备,全军官兵第一次穿上了统一的军装,显得更加威武雄壮。

5月19日,红四军第二次从江西瑞金出发,由赣入闽,翻越武夷山,横渡汀江,于5月23日、6月3日、19日三次攻克闽西重镇龙岩城,消灭了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陈国辉部2000多人。红四军三打龙岩胜利后,土地革命的烈火在闽西大地熊熊燃烧起来。闽西红色区域扩大到龙岩、永定、上杭、长汀、武平、连城等6县之间,纵横300多里,呈现一片“战地黄花分外香”、“寥阔江天万里霜”的大好景象。毛泽东有感于斯,填写了《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当然,应该清醒地看到,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正确领导下驰骋在闽西大地,革命形势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红四军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课题:由于党和军队还处在农村分散的游击环境里,而红军的主力是农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份的党员在党内占大多数,相当多党员的马列主义水平不高,还有不少官兵来自旧军队,带来了旧军队的许多不良思想和作风。因此,如何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1929年5月底和6月上旬,红四军前委分别在永定湖雷、上杭白砂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就红四军党内的思想分歧进行了讨论,但未能取得一致。6月14日,毛泽东根据红四军前委的要求,以给林彪复信的形式写了一篇长文章,把红四军党内军内争论的内容归纳为14个问题,如:1、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2、军事观点与政治观点;3、小团体主义与反小团体主义;4、流寇思想与反流寇思想;5、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等等。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前委利用三克龙岩城后较安定而且优越的斗争环境,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只开了一天,通过了决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条件不成熟,决议总的来说并没有到达统一思想的目的,也没有充分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例如,反对不要根据地建设的流寇思想、坚持党的集权制等。七大还选举陈毅取代毛泽东为红四军前委书记——中央指定的书记毛泽东落选了。

毛泽东在离开红四军的半年时间里,有机会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特别是红四军的七大后,毛泽东与贺子珍、蔡协民、谭震林、江华、曾志等人前往上杭蛟洋指导召开了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高度赞扬了闽西人民的革命斗争,指出闽西党的组织今后的基本任务是要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同时提出了闽西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六个有利条件和三条基本方针。大会通过了毛泽东亲自指导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以及土地问题等重要决议案,制定了坚决地领导群众为实行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的总路线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为闽西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胜利之路。

1929年10月,陈毅从上海带回中央“九月来信”,把信送给毛泽东,并附了一封亲笔信,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前委领导岗位。毛泽东收到了中央“九月来信”和陈毅亲笔信,倍感高兴,从上杭苏家坡驻地来到汀州古城。11月28号,毛泽东在长汀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开展红四军的整训工作,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纠正红四军党内各种错误倾向。

12月3日,红四军进入连城新泉进行为期十天的政治和军事整训。毛泽东亲自主持政治整训。新泉整训后,红四军进入上杭古田,一方面继续开展政治军事训练,另一方面在为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会议做认真准备。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曙光小学庄严开幕了。120多位来自红四军各级党代表、干部代表、士兵代表以及闽西各地的干部代表、妇女代表济济一堂。毛泽东做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报告,并经代表们热烈讨论后,一致通过。会议选举产生了红四军新的前委领导班子,毛泽东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

古田会议在中央“九月来信”精神指导下,总结了南昌起义二年多来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古田会议结束后,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又在古田赖坊的“协成店”写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他以大量的篇幅,充分论证了建立红色政权和扩大红色武装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并完整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三位一体,作为实现革命道路的一条政治路线提出来,它实际上已经开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

1月7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沿着主力部队转移路线向赣南进军。途中,他豪情满怀,在马背上吟成了一段新的词章《如梦令?元旦》。


古田会议后,即1930年5月,毛泽东在寻乌进行了为期20天的社会调查,写了名作《反对本本主义》(原题是《调查工作》,毛泽东在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基本上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自己后来回忆说:《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是经过一番大斗争写出来的。1929年冬天,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对这场斗争作了结论。这以后,也就是1930年春天,写了这篇文章。”他补充说,他撰写《反对本本主义》,就是为了“总结那个时期的经验”。而且这篇文章不慎在反“围剿”战争中遗失了,直到解放后,毛泽东对这篇文章仍然“象想念自己的孩子一样”。1958年,赖茂基——上杭县茶地公社官山大队农民,把珍藏多年的《反对本本主义》原始版本捐赠给国家,让毛泽东象“找到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不已。在1961年3月广州会议上,毛泽东两次讲话都谈到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他说:“这篇文章是最近找出来的。别的东西找出来我不记得,这篇文章我总是记得就是了。忽然找出来了,我是高兴的。”

1930年6月初,毛泽东率红四军从江西寻乌第三次进入闽西,经武平进入上杭,11日起,先在长汀南阳(今上杭南阳)龙田书院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会议后移到汀州城召开,史称“南阳会议”,又称汀州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报告。这次会议对闽西等地的土改分田经验和红军建设作了新的总结,讨论通过了《富农问题》和《流氓问题》两个决议案,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

1932年春,为打击福建敌军和由广东进犯闽西苏区的粤军,以巩固闽西苏区和筹措经费,毛泽东率领由红一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进军福建,攻取漳州。其间,毛泽东曾于4月上旬从长汀进入上杭境内的南阳、旧县、白砂等地。过境上杭时,毛泽东还曾致电周恩来,提出为使东路军迅速集中,以便直捣漳泉,红五军团必须即由赣南出发,务必于4月中旬到达龙岩与一军团汇合。6月初,毛泽东率领攻打漳州大获全胜的得胜之师回中央苏区,经龙岩来到上杭白砂,在白砂科子里召开了中共上杭县委和县苏干部座谈会,了解上杭苏区建设情况,提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指导意见。离开白砂后,毛泽东取道旧县,来到才溪。才溪人民在下才的大坪岗上(现才溪中学所在地)搭起主席台,举行军民祝捷大会,毛泽东高兴地出席了这个大会。

1932年10月,在江西宁都召开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上,毛泽东受到“左”倾错误领导的打击,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前往长汀养病。毛泽东在汀州福音医院住了三四个月之久,坚持半天休息,半天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累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毛泽东后来写下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文献。

1933年11月下旬,为了总结苏区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经验,给即将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准备,毛泽东继江西长岗乡调查之后,带了中央通讯排一个警卫班经长汀、回龙、官庄,到达才溪,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在才溪的10多天中,毛泽东不仅分别在区苏、区工会和上才下才乡苏召开了区乡工作人员、工人代表、贫农代表、耕田队长等各种类型的调查会,同时还穿插进行了走家入户个别访问红军家属和贫苦农民活动。调查结束后,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原题为《乡苏工作的模范》)一文。毛泽东的才溪乡调查,不仅总结宣传了才溪人民在建设苏区、保卫苏区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可贵经验,取得了一个“去粉碎一切机会主义者的瞎说”的有力武器,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搞好调查研究高高树起了一面光辉旗帜。

才溪乡调查之后,毛泽东挥手告别了闽西,踏上了漫漫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之路,踏上了漫漫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踏上了漫漫的创建新中国的艰苦创业之路。


版权所有:古田会议纪念馆 闽ICP备2021012075号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古田路85号

电话:0597-3641143 业务联系电话:0597-3641143 闽公网安备 35082302000102号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