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服务
站内检索:
【科研服务】

2017-06-21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传承与实践

时间:2017年06月21日    点击量:

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传承与实践

陈小英 傅柒生


前言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提灯笼访贫农。”

这是一首在中央苏区广为流传的革命山歌,是彪炳中国革命史册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风貌和干部作风的生动写照。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在20世纪30年代创建、发展中央苏区的伟大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苏区党员干部、红军官兵和人民群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争创第一,所体现出来的苏区干部的良好精神面貌和优良工作作风,它是众多因素集成的成果,也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广大群众创造力体现的典范。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一个时代的需要和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鉴于其主体是重在工作作风,重在实践考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主要内涵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工作方法”,也可以用毛泽东在闽西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的著作名称《关于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来加以简单概念。

苏区干部好作风曾激励着广大苏区干部的革命战争时期,终始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以群众的诉求为最重言令,以群众的满意为最终目标;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始终不渝地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赢得了广大群众真诚爱戴和忠心拥护,筑造了中国革命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苏区干部好作风所凝聚的革命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之际,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尤其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改变工作作风,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的作风建设,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前提:继承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


1951年8月,毛泽东曾为包括闽西等原中央苏区在内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人民亲笔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苏区干部好作风是中国革命历史积淀形成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虽然时光飞逝,环境迥异,社会发展,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变,不再需要“自带干粮去办公”,也不会勉强靠“红米饭,南瓜汤”维持生活,更不至于天天“日穿草鞋”、“夜打灯笼”开展工作,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搞建设,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腐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家园,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工作方法,依然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态度和保持的风格。虽然现在世界呈现政治格局多边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我们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党和政府秉承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性质没有变,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方向、渠道不会变,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国的主体地位不会变。苏区干部好作风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继承弘扬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特别是要传承好、发挥好、运用好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真正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着力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之中,从而更好地体现和实践党的宗旨和苏区干部好作风。

建国后,毛泽东曾告诫全党同志:“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提示全党:“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当今,我党面临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更显出在新时期继承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重要意义。正如党的十八大指出:“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

历史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能鼓舞人们战胜困难,艰苦创业,夺取胜利。苏区时期之所以能够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正是广大苏区干部有着坚定理想信念,有着为党为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又能让苏区干部坚定不移地继承好的传统,发扬好的作风,做出好的成绩。新的历史时期,在思想上,全党同样要对树立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在行动中,同样要对牢记优良革命传统、秉承宝贵精神财富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从而,才能培育党员干部队伍的优良作风,树立党和政府干部的良好形象,创造让群众满意的优秀业绩,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核心:培育干部队伍的优良作风


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为了形式主义的花瓶式的孤芳自赏和自我安慰,而它的核心是培育新时期干部队伍的优良作风,提高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提升党和政府的高大形象。

1、坚持以人为本,牢记执政为民,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

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优良传统是基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完旨而形成起来的,那么,我们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培育干部队伍的优良作风,仍然要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起点上,牢记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并把是否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指导、评价、检验当今干部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要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增进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要通过党员干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的模范带头榜样形象,切实做到务实为民清廉,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提升政府的正面诚信良好形象。

一切革命政党和诚信政府,其生命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新时期,培育干部队伍好作风就是要继承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优良传统,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体现察民情、听民心、从民意、应民切、解民忧,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爱因斯坦的政治信条时刻警示人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任何阳光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政府提高服务取信于民的根本和前提。

2、坚持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着力解决民生工程。

密切联系群众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核心内涵之一,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就有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党领导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党的执政地位就受到威胁,党领导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因此,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加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建设,必须牢记,脱离群众是我们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干部放在心上,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具体的行为就是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强化公仆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把民生问题放在心头,心系群众安危冷暖,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生活问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凝聚起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正如十八大所指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表明了密切联系群众,着力解决民生的坚决态度,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

3、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⑵人们认识世界,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行动,用科学的方法去改造世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调查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这既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党员干部树立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曾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同时,他又指出:“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当前,在各级领导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有些干部根本就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实际生活,关起门来想象作决策,或者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另一方面,有些干部把调查研究当作形式,当作花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习近平同志就曾批评指出:“凡此种种,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⑶

当前,调查研究之风在党内又重新盛行起来,而且更加务实科学,不仅要求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时要轻车简从,没有了前呼后拥,也没有了鲜花簇拥,而且要求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把调查研究“贯彻于决策全过程”,强调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抓住不放,主动调研。⑷中央领导同志纷纷到基层调研,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东麓的革命老区、全国重点贫困县——河北省阜平县考察调研,专门踏雪登门看望的是困难群众,为是就了解真实贫困情况。同日,李克强则冒雪行进到深山中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青堡村,重访五年前到访过的贫穷农户龚延祥。让群众仿佛看到了当年苏区干部的身影,呈现了苏区干部的好作风。

正因如此,不但提高了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而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使得领导干部能够根据科学调查研究得来的成果进行科学决策、正确决策和科学执政、有效执行。

4、坚持清正廉洁,践行模范带头,重塑干部队伍良好形象。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工作作风有问题,将会脱离群众,乃至走向腐败。只有不怕困难,不讲待遇,不图享受,不为私利,才能有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工作激情,才能有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才能有敢抓敢管、敢于担当的工作局面。也只有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永保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在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17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上高调反腐。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如“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坚决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明确发出了铁腕惩腐的强力信号。只有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严酷性、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只有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才能“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展示党的形象,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体现民意,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

反腐倡廉必须由源头抓起,由干部带头,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中郑重承诺“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借用“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古训强调了领导干部带头率先垂范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他本人言以律己,率先示范,他上任后第一次赴外地考察,就沿着20年前邓小平走过的路,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深圳,身着便装,不封路、不清场闭馆、不铺红地毯、不挂横幅标语,与群众零距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树立党员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提高党员干部的影响力、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目标:促进革命老区的科学发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继承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树立提高新时期党员干部好作风,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坐而言,起而行,承担起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新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别是曾留下苏区干部好作风宝贵精神财富的原中央苏区等地的当代干部更应该身体力行,促进革命老区的科学发展。

我国现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任务还很繁重,物质条件还不优越。过去的苏区即今天的老区,曾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同人们惊呼革命老区龙岩的巨大变化“刷新了老区的概念”。以现在认定的36个原中央苏区组成县的龙岩市上杭县为例,2011年,上杭县地区生产总值174.91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18.66亿元,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0.3亿元,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7402元,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1亿元,增长58.5%。尤其是该县的铜产业产值、紫金本土项目产值实现突破百亿目标。但我们又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原因,革命老区多数县(市、区)仍然为欠发达地区,甚至是国定或省定贫困县(市、区),人民生活不富裕,一部分农民生活仍较困难,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继承艰苦奋斗、一切为民的优良传统,为党和人民事业顽强拼搏、建功立业。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革命老区阜平县考察调研时看到老区一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表示,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他还特别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⑸

目前,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思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全力以赴,艰苦奋斗、攻艰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争先创优、争创一流,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出无愧于党、让人民满意、让时代生辉、流芳千古的一流业绩。


结论


苏区干部好作风,既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党的理想信念在苏区革命和工作实践的必然体现,也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并率先垂范之下,广大苏区干部在革命斗争和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争创佳绩而形成和展现起来的。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继承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同样是党的宗旨使然,是人民群众的呼唤使然,是老区实现新跨越的发展使然,但是苏区干部好作风在新时期要传承好、运用好、发挥好,并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坚实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保持艰苦奋斗,提倡模范带头,崇尚廉洁奉公。这才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历史使命,也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本质要求所在。

党的十八大对于改进工作作风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1、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3、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4、要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5、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6、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接着,中央军委相应出台了十条规定。这些规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是干部好作风构成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标准。这其实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一种现实观照。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突出和彰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践性,才能更好地响应党的十八大发出的号召,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未来:“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注释:

⑴《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19—420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

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⑶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学习时报》2011年11月21日。

⑷“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新华社,2012年12月25日

⑸新华网,2012年12月30日


版权所有:古田会议纪念馆 闽ICP备2021012075号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古田路85号

电话:0597-3641143 业务联系电话:0597-3641143 闽公网安备 35082302000102号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