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服务
站内检索:
【科研服务】

2015-05-01人物传略刘型

时间:2015年05月01日    

人物传略 刘型(1906~1981)

刘型,原名刘石刑,幼名绍新,祖籍湖南醴陵,生于江西萍乡。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1929年初,时任红四军31团2营6连党代表的刘型,随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3月,红四军解放长汀城后,对部队进行了正式改编,刘型任三纵队民运股股长,负责长汀西门外到古城之间的群众发动工作。他带领民运股的同志和一部分战士,深入农村,层层发动,在县城周围建立起二十个农民协会,五个工会,党的组织发展了两倍,并组织了一个赤卫队,受到前委的表彰。17天后,刘型接到前委的通知,随军回师赣南,继续做分兵发动群众的工作。不久,由于工作需要,他又回三纵队七支队十三大队任党代表,并奉命随毛泽东去兴国县古龙岗一带开辟工作,随后刘型又带队护送毛泽东去宁都青塘。

5月中旬,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刘型率部先后参加了三打龙岩、解放永定等战斗。6月22日,在龙岩出席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8月初,为打破敌人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三省“会剿”,刘型随三纵队,和二纵队在上杭白砂集中后向闽中进军,先后攻下宁洋、漳平县城。不久,二、三纵队在永春福鼎村遭到闽敌刘兴邦部的阻击,部队受了些损失。朱德主持前委会议,决定回师闽西。回师途中,二、三纵队又突袭了漳平溪南,歼灭张贞部一个团。9月6日返抵龙岩,宣告了三省敌人“会剿”的破产。

红四军回到闽西后,刘型带十三大队到武平六甲区做群众工作,帮助建立地方政权。10月,刘型又随三纵队由武平进攻岩前土匪武装钟绍葵部获胜。此时,前委接中央指示并应东江特委的要求,命令红四军出击东江。刘型随三纵队为前锋,抵梅县附近,击溃敌警卫队,缴获三十多支枪。11月初随部队回师闽西,23日再次攻克汀州城。

11月底,毛泽东回到前委主持工作后,刘型认真向前委反映部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加政治、军事整训,为红四军党的“九大”作准备。12月28日至29日,出席古田会议。会后,积极参加部队开展的反对流寇主义、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反对“三官”(官腔、官装、官架,即官僚主义)作风的思想斗争。

1930年6月,红四军前委遵照中央的指示,在长汀进行改编。三纵队和军部特务营以及闽西地方红军改编为红十二军,刘型历任红十二军一纵队一支队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1月调任红五军团十三军三十八师政治委员。

红五军团是1931年12月“宁都起义”后组建起来的。为了把这支队伍改造好,毛泽东在瑞金叶坪召开的欢迎会上强调了加强无产阶级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刘型到任后,根据古田会议精神,依靠党员和积极分子,首先从阶级教育入手,提高起义官兵的阶级觉悟,使他们认清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本质。其次,实行官兵平等制度,成立士兵委员会,不准打骂士兵,更不准克扣军饷,让士兵有说话和管理自己生活的权利。第三,组织士兵开诉苦会,揭发和纠正军阀部队内部存在的问题,并教育那些曾经压迫过士兵的军官改正错误。第四,随着士兵觉悟的提高和积极分子的涌现,在部队中开始建团、建党,向每个连队派遣党员,办训练班,吸收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加学习;然后在连队把党支部建立起来,配备好支部书记、委员,同时训练他们怎样做工作。第五,挑选了一些表现好的士兵和下级军官到红军学校去学习。第六,通过战斗锻炼,按照红军的政治工作制度和战略战术原则,改造旧军队那一套形式主义的东西。经过这一系列政治思想工作,部队出现了新气象、新面貌。

1932年4月,军委决定五军团和一军团组成东路军进军福建,以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刘型随十三军和闽西红十二军在龙岩、永定、上杭地区监视闽粤敌军的行动。4月19日,红军占领漳州城。十三军进军南靖等地发动群众,扩大政治影响,刘型抓政治工作热情细心,军民关系处理得很好。

刘型率部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版权所有:古田会议纪念馆 闽ICP备2021012075号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古田路85号

电话:0597-3641143 业务联系电话:0597-3641143 闽公网安备 35082302000102号

触碰右侧展开